鄱湖人家
安徽亳州:“三个聚力”共绘生态保护新图景
鄱湖人家专业号 | 2025-7-29

今年以来,安徽省亳州市林业局认真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持续强化湿地、野生动植物和古树名木资源保护,助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。

多措并举推进湿地保护修复,筑牢生态屏障。加强湿地保护宣传教育,通过举办湿地保护宣传周、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,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意识。共举办湿地保护宣传活动3次,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。加快推进利辛阚泽省级湿地公园、涡阳包河省级湿地自然公园建设;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进一步整合优化,形成《亳州市自然保护地进一步整合优化(预审稿)》。加强湿地生态监测,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实时监测,目前,全市五个湿地公园视频监控建设覆盖率达100%,湿地保护率达54.55%。

织密野生动植物保护网,守护生物多样性。多形式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,通过开展“世界野生动植物日”“爱鸟周”“国际生物多样性日”等主题宣传活动,提高广大群众保护野生动植物意识。扎实开展“清风行动2025”“保护鸟类专项行动”,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行为,查办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案件5起,其中非法猎捕鸟类3起,查获收缴野生动物52只(头)、野生动物制品35.4公斤。同时,严格野生动植物经营利用行政许可审核审批,办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制品经营利用行政许可审核事项217件,野生动物人工繁育行政许可审核事项20件,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出售行政许可审批事项26件。加强野生动物救助,对受伤、生病的野生动物进行及时救助,救助野生动物189只(头)。

精细化开展古树名木保护,留住绿色乡愁。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,对古树名木实行挂牌保护,明确保护责任单位和责任人,加强对古树名木的日常巡查和养护,开展巡查养护26次。实施古树名木保护修复项目,对生长衰弱、濒危的古树名木进行保护修复,改善古树名木生长环境,延长古树名木寿命。今年以来,采取“一树一策”方式,申请中央资金12.3万元修复一级古树1株,市级投入资金9.5万元修复二级古树4株,助力“绿色文物”重现生机。

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
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-file技术构建